司拉德帕(seladelpar)是一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δ激动剂,适用于与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治疗对UDCA反应不足的成人患者,或作为单药治疗不耐受UDCA的患者。
司拉德帕(seladelpar)用药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用药
(1)、肾功能不全患者:轻度至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数据有限,需谨慎使用。
(2)、老年患者:65岁及以上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75岁以上患者临床经验有限,建议加强不良反应监测。
(3)、妊娠与哺乳:育龄女性应在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至少5个月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哺乳期妇女应停止哺乳。
给药方案
(1)、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口服10mg司拉德帕胶囊,可与食物同服或单独服用。
(2)、胶囊为不透明硬明胶胶囊,规格为10mg,呈浅灰色不透明囊身和深蓝色不透明囊帽。
肝功能异常
(1)、司拉德帕可能导致血清转氨酶升高。
(2)、治疗前应获取基线临床和实验室肝脏评估,治疗期间定期监测。
(3)、如肝功能恶化或出现临床肝炎症状,应考虑中断或永久停药。
药物相互作用
(1)、需特别注意与OAT3抑制剂、强效CYP2C9抑制剂、利福平、双重中度CYP2C9和中度至强效CYP3A4抑制剂、BCRP抑制剂及胆汁酸结合剂的相互作用。
(2)、与胆汁酸结合剂应间隔至少4小时服用。
司拉德帕(seladelpar)治疗监测
常规监测项目
(1)、基线评估:包括全面病史、体格检查、肝功能检查(ALT、AST、总胆红素)、甲状腺功能、肾功能检查(肌酐、eGFR)和血常规。
(2)、治疗期间监测:每3-4周评估临床症状和体征,定期复查肝功能、肾功能和甲状腺功能。特别注意监测ALP水平变化,这是评估疗效的重要指标。
不良反应监测
(1)、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8%)、腹痛(7%)、恶心(6%)、腹胀(6%)和头晕(5%),多为轻中度,通常不需停药。
(2)、实验室异常:需关注eGFR下降(10%患者下降≥25%)、血红蛋白降低(37%)、淋巴细胞减少(32%)、AST升高(30%)、ALT升高(26%)和血钠降低(24%)。
(3)、严重不良反应监测:警惕免疫介导的不良反应,如肺炎、结肠炎、肝炎、内分泌病、肾炎和心肌炎等。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评估和处理。
患者教育与随访
(1)、告知患者严格按医嘱服药,不要自行调整剂量。强调与胆汁酸结合剂的时间间隔要求。提醒患者报告任何新发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
(2)、保持适度水分摄入,注意个人卫生以降低感染风险。建议定期自我检查皮肤和黏膜变化。
(3)、对于CYP2C9代谢不良患者合用中强效CYP3A4抑制剂时,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频率。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队长立场,亦不代表药队长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8月,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BasicSearch.process&ApplNo=217899

- 评价注射用F573治疗肝损伤/肝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Ⅱa期临床试验[适 应 症]肝衰竭[试验分期]Ⅱ期
- 中度肝损伤|HTD1801[适 应 症]中度肝功能损害[试验分期]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