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琥酯(Ridsunate)是一种静脉注射用抗疟药物,主要用于成人和儿童重症疟疾的初始治疗。作为重症疟疾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使用需要遵循特定的用药规范和监测要求。
青蒿琥酯(Ridsunate)用药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用药
(1)、肝功能不全患者:大多数重症疟疾患者会伴随一定程度的肝功能损害,无需调整剂量。但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Child-Pugh评分>9分)使用经验有限,需谨慎并加强监测。
(2)、肾功能不全患者:包括终末期肾病需血液透析者均无需调整剂量。
(3)、儿童患者:6个月以上儿童的有效性已确立。6个月以下婴儿的药代动力学模拟显示暴露量与较大儿童或成人相当或更高,无需调整剂量。
(4)、妊娠期妇女:动物实验显示胚胎毒性,但人类数据有限。治疗严重疟疾可能挽救孕妇和胎儿生命,不应因妊娠延迟治疗。治疗期间需告知潜在风险,鼓励参加妊娠安全监测项目。
药物相互作用
(1)、奈韦拉平或利托那韦:可能降低双氢青蒿素(DHA)血药浓度,需监测疗效。
(2)、强效UGT诱导剂(如利福平、卡马西平、苯妥英):可能降低抗疟疗效,需监测。
(3)、激素类避孕药:疗效可能降低,治疗期间及停药后1个月需替代避孕措施。
(4)、华法林:治疗后7-10天INR值可能下降,需密切监测。
青蒿琥酯(Ridsunate)用药监测
治疗前评估
(1)、详细用药史审查,特别关注UGT底物药物。
(2)、过敏史评估(尤其青蒿素类过敏史)。
(3)、肝功能、肾功能基础检查。
(4)、育龄期女性妊娠检测。
(5)、华法林使用者需检测基础INR值。
(6)、评估疟原虫种类及严重程度。
疗效监测
(1)、记录寄生虫清除时间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2)、监测体温、意识状态等临床指标变化。
(3)、评估是否需要过渡到口服抗疟治疗。
安全性监测
(1)、溶血监测:治疗后至少4周内定期检测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结合珠蛋白和LDH。
(2)、肝功能:尤其关注胆红素和转氨酶水平。
(3)、肾功能:监测肌酐和尿量变化。
(4)、过敏反应:观察皮疹、低血压、呼吸困难等表现。
(5)、神经系统:评估意识状态和神经系统症状。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队长立场,亦不代表药队长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5年1月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30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