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博替尼(莫博赛替尼)是一种创新的靶向治疗药物,专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设计,特别是针对那些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患者。本文将深入探讨莫博替尼(莫博赛替尼)的治疗效果、推荐使用剂量以及用药过量的处理方法,以期为医患双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莫博替尼(莫博赛替尼)的治疗效果怎么样?
莫博替尼(莫博赛替尼)作为新一代靶向治疗药物,其治疗效果备受关注。
显著的疗效
临床研究表明,莫博替尼(莫博赛替尼)对携带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它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
适应靶点明确
莫博替尼(莫博赛替尼)的适应靶点为EGFR exon 20 + HER2 exon 20,这一明确的靶点使得药物能够更精准地作用于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莫博替尼(莫博赛替尼)已在中国上市,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由于其原研药的研发成本较高,价格相对昂贵。患者可通过三甲医院、正规药房或跨境电商平台购买,价格仅供参考,具体需根据购买渠道和地区而定。
莫博替尼(莫博赛替尼)的推荐使用剂量是多少?
正确使用莫博替尼(莫博赛替尼)的剂量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
推荐剂量
莫博替尼(莫博赛替尼)的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口服160mg,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患者应每天在同一时间服用,可以伴或不伴食物,以确保药物吸收的稳定性。
剂量调整与监测
在服用莫博替尼(莫博赛替尼)期间,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心电图等指标,以及关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或采取对症治疗措施。
莫博替尼(莫博赛替尼)胶囊应整个吞下,不得打开、咀嚼或溶解。漏服时,如超过6小时则无需补服,应在第二天的常规时间继续服用。服用后发生呕吐时,也无需补服,以免影响药物吸收。
莫博替尼(莫博赛替尼)用药过量怎样处理?
虽然莫博替尼(莫博赛替尼)的推荐使用剂量明确,但用药过量的情况仍需引起关注。
立即就医
一旦出现用药过量的情况,患者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如洗胃、导泻等,以减少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蓄积。
密切监测与对症治疗
在就医后,患者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如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以减轻药物过量的影响。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还可点击免费在线咨询
预防用药过量的措施
为避免用药过量的情况发生,患者应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家属也应加强监督,确保患者正确用药。将药物存放在儿童不易接触的地方,也是预防用药过量的重要措施。
温馨提示:莫博替尼(莫博赛替尼)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篇章,以其显著的疗效、明确的适应靶点和合理的推荐使用剂量,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用药过量的风险仍需引起关注。患者应严格遵守医嘱,正确用药,并在出现任何不适时及时就医。医患双方也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莫博替尼(莫博赛替尼)的上市标志着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曙光。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队长立场,亦不代表药队长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3年9月15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5310

- 靶向新药!PI3Kα抑制剂 招募卵巢癌、输卵管癌、腹膜癌患者[适 应 症]适用症复发/持续性卵巢、输卵管或原发性腹膜透明细胞癌[试验分期]Ⅱ期
- 免费治疗!CD20 CAR-T细胞疗法 招募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适 应 症]复发/难治性CD20阳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包括组织学转化型)和转化型滤泡性淋巴瘤(TFL)[试验分期]Ⅰ期
- 免费新药!抗体偶联药物 招募CD20阳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适 应 症]复发或难治的CD20阳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试验分期]Ⅰ期
- 免费新药!小分子靶向新药AST-001招募胰腺癌、肝癌、肠癌等实体瘤患者[适 应 症]晚期恶性实体肿瘤(但不限于胰腺癌、肝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直肠癌、肾细胞癌、脑胶质瘤、前列腺癌)[试验分期]Ⅰ期
- 免费新药|PD-L1/VEGF双靶点药物HB0025 招募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适 应 症]标准治疗失败的肾透明细胞癌[试验分期]Ⅱ期
- ALK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新选择[适 应 症]非小细胞肺癌[试验分期]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