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洛替尼能够针对BCR-ABL融合蛋白,阻断其酪氨酸激酶活性,抑制癌细胞增殖并促使其凋亡,是临床上重要的抗肿瘤药物。目前尼洛替尼已经在国内上市,本文就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副作用、禁忌、临床疗效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一)适应症
尼洛替尼适用于以下费城染色体阳性慢性髓性白血病(Ph+CML)患者的治疗:
1.新诊断的成人及1岁及以上儿童慢性期患者。
2.对包括伊马替尼在内的先前治疗耐药或不耐受的成人慢性期和加速期患者。
3.对先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耐药或不耐受的1岁及以上儿童慢性期和加速期患者。
尼洛替尼
(二)用法用量
1.推荐剂量
成人患者
新诊断Ph+CML慢性期:推荐剂量为300mg,口服,每日两次。
耐药或不耐受的Ph+CML慢性期和加速期:推荐剂量为400mg,口服,每日两次。
儿科患者(1岁及以上)
新诊断或耐药/不耐受的Ph+CML慢性期和加速期患者,推荐剂量为230mg/m²,口服,每日两次,剂量四舍五入至最接近的50mg(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400mg)。具体剂量根据体表面积(BSA)确定。
给药方式
尼洛替尼应在空腹条件下服用,即服药前2小时及服药后1小时内避免进食。胶囊需整粒吞服,用温水送服。对于无法吞服胶囊的患者,可将胶囊内容物分散于1茶匙苹果酱中,立即服用(15分钟内),不可储存备用。
2.治疗中断与重新启动
持续分子反应后的停药:符合以下条件的Ph+CML慢性期患者可考虑停药:
接受尼洛替尼治疗至少3年。
达到并维持持续分子反应(MR4.5,即BCR-ABL/ABL≤0.0032%IS)。
经FDA批准的检测方法确认典型BCR-ABL转录本(e13a2/b2a2或e14a2/b3a2)。
无加速期或急变期病史,无先前停药后复发史。停药后需定期监测BCR-ABL转录本水平,第1年每月1次,第2年每6周1次,之后每12周1次。
分子反应丧失后的重新用药:新诊断患者若丧失主要分子反应(MMR,MR3.0,即BCR-ABL/ABL≤0.1%IS),或耐药/不耐受患者丧失MR4.0(BCR-ABL/ABL≤0.01%IS)或MMR,需在4周内按停药前剂量重新启动治疗,并每月监测BCR-ABL转录本直至重新达到MMR,之后每12周监测1次。
3.剂量调整
QT间期延长
若心电图显示QTc>480ms,需暂停用药,检测并纠正电解质(血钾、血镁),排查合并用药。若2周内QTcF<450ms且与基线相比变化≤20ms,可恢复原剂量;若QTcF在450-480ms之间,成人剂量减至400mg每日一次,儿科患者减至230mg/m²每日一次;若减量后QTcF再次>480ms,需停药。剂量调整后7天需复查心电图。
骨髓抑制
成人患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1.0×10⁹/L或血小板<50×10⁹/L时,暂停用药,监测血常规。若2周内ANC≥1.0×10⁹/L且血小板≥50×10⁹/L,恢复原剂量;若持续低水平>2周,剂量减至400mg每日一次。
儿科患者:ANC<1.0×10⁹/L或血小板<50×10⁹/L时,暂停用药,监测血常规。若2周内ANC≥1.5×10⁹/L且血小板≥75×10⁹/L,恢复原剂量;若持续低水平>2周,剂量减至230mg/m²每日一次;若再次发生,考虑停药。
非血液学毒性
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升高(≥3级)
成人暂停用药,恢复至≤1级后以400mg每日一次重启;儿科患者中断用药至≤1级,原剂量为每日两次者以每日一次重启,原剂量为每日一次者若>28天未恢复则停药。
胆红素升高(成人≥3级,儿科≥2级)
成人暂停用药,恢复至≤1级后以400mg每日一次重启;儿科患者中断用药至≤1级,原剂量为每日两次者以每日一次重启,原剂量为每日一次者若>28天未恢复则停药。
肝转氨酶升高(≥3级)
成人暂停用药,恢复至≤1级后以400mg每日一次重启;儿科患者中断用药至≤1级,原剂量为每日两次者以每日一次重启,原剂量为每日一次者若>28天未恢复则停药。
其他中重度非血液学毒性(如严重体液潴留)
成人暂停用药至毒性缓解,原剂量为300mg每日两次者以400mg每日一次重启,原剂量为400mg每日两次者若再次发生则停药;儿科患者中断用药至缓解,原剂量为每日两次者以每日一次重启,原剂量为每日一次者若再次发生则停药。
肝功能损害
新诊断慢性期患者
轻度(Child-PughA)、中度(Child-PughB)、重度(Child-PughC)肝损害患者,初始剂量均减至200mg每日两次,根据耐受性可增至300mg每日两次。
耐药/不耐受的慢性期和加速期患者
轻度/中度肝损害患者初始剂量减至300mg每日两次,重度患者减至200mg每日两次,根据耐受性可依次增至300mg、400mg每日两次。
合并强CYP3A4抑制剂
避免合用,若无法避免,新诊断患者剂量减至200mg每日一次,耐药/不耐受患者减至300mg每日一次,停用抑制剂后需洗脱期再恢复原剂量,期间密切监测QT间期。
(三)适用人群
适用于成人及1岁及以上儿童Ph+CML患者,包括新诊断慢性期、耐药/不耐受的慢性期和加速期患者。
(四)禁忌症
尼洛替尼禁用于以下患者:
低钾血症患者。
低镁血症患者。
长QT综合征患者。
(五)副作用
1.血液学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包括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多为3-4级,通常可逆,通过暂停用药或剂量调整管理。
其他: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
2.非血液学不良反应
常见(≥20%)恶心、皮疹、头痛、疲劳、瘙痒、呕吐、腹泻、咳嗽、便秘、关节痛、鼻咽炎、发热、盗汗。
(六)注意事项
1.血液学监测
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全血细胞计数(CBC),前2个月每2周1次,之后每月1次或根据临床需要,及时处理骨髓抑制。
2.心脏与电解质管理
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定期监测心电图(基线、用药后7天、剂量调整后及定期),评估QTc间期。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定期检测电解质(钾、镁、钙、磷、钠),纠正电解质紊乱,避免与延长QT间期的药物合用。
3.心血管风险评估
治疗前评估心血管状态,监测高血压、高血脂等风险因素,按标准指南管理,出现急性心血管症状(如胸痛、肢体缺血)立即就医。
4.肝肾功能监测
每月或根据临床需要监测肝功能(ALT、AST、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儿科患者需更频繁监测。肝功能损害患者需调整剂量,密切监测毒性反应。
5.代谢与胰腺监测
定期监测血清脂肪酶,若升高伴腹痛,暂停用药并排查胰腺炎。监测血脂、血糖水平,尤其是治疗第1年,警惕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血糖。
6.肿瘤溶解综合征预防
治疗前确保患者充分水化,纠正高尿酸血症,尤其适用于高白细胞计数或疾病进展患者。
7.出血与体液潴留管理
监测出血症状(如黑便、鼻衄、颅内出血征兆),及时处理。监测体重、水肿及呼吸功能,出现快速体重增加或呼吸困难时评估体液潴留(如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8.儿科患者特殊监测
定期评估身高、体重、骨龄等生长发育指标,警惕生长迟缓,尤其是12岁以下儿童。
9.胚胎-胎儿毒性与生殖管理
告知育龄女性尼洛替尼可致胎儿伤害,治疗期间及停药后14天需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哺乳期女性禁止哺乳,治疗期间及停药后14天避免母乳喂养。
10.药物相互作用管理
避免与强CYP3A4抑制剂(如酮康唑)、诱导剂(如利福平)及质子泵抑制剂(PPI)合用,可替换为H2受体阻滞剂或抗酸剂,间隔服药时间。
(七)治疗效果
尼洛替尼可有效诱导Ph+CML患者的分子反应,包括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和主要分子反应(MMR),适用于新诊断及耐药/不耐受患者,延长无进展生存期,部分患者可实现治疗停药缓解(TFR),但需长期监测以维持疗效。
(八)药物相互作用
1.强CYP3A4抑制剂
如酮康唑、伊曲康唑等,可显著升高尼洛替尼血药浓度,增加毒性风险,应避免合用;若必须合用,需大幅减量并密切监测QT间期。
2.强CYP3A4诱导剂
如利福平、卡马西平等,可降低尼洛替尼血药浓度,减弱疗效,应避免合用。
3.质子泵抑制剂(PPI)
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等,可减少尼洛替尼吸收,降低疗效,建议替换为H2受体阻滞剂(如法莫替丁,服药前10小时或服药后2小时服用)或抗酸剂(服药前/后2小时服用)。
4.其他QT延长药物
如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抗精神病药(喹硫平)等,合用可增加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风险,应避免联用。
(九)储存条件
尼洛替尼应储存于20-25°C,允许短期波动至15-30°C,置于原包装中,避光、防潮,远离儿童。
【温馨提示】:部分商品说明书更换频繁,请以商品实物为准。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队长立场,亦不代表药队长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2月8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22068

- CD19-CD3双抗招募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适 应 症]难治或者复发的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试验分期]Ⅰ期
- ITK抑制剂招募复发难治性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适 应 症]复发难治性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试验分期]Ⅰ期
- 【白血病】苯磺酸克立福替尼片[适 应 症]复发或难治的携带FLT3-ITD突变的急性髓性白血病[试验分期]Ⅲ期
- 【血小板减少症】奥布替尼片[适 应 症]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试验分期]Ⅲ期
- 【急性髓系白血病】注射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脂质体[适 应 症]老年初治高危(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试验分期]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