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肿瘤科药品>安罗替尼

安罗替尼

新型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多项试验开展中

  • 别名: Anlotinib、福可维、AL3818
  • 剂型: 胶囊剂
  • 规格: 12mg
  • 厂家: 中国正大天晴
  • 准批文号: 国药准字YBH00802018
  • 有效期: 18个月
  • 上市时间: 2018年5月

适应症

本品单药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后出现进展或复发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

对于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或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患者,在开始本品治疗前应接受相应的标准靶向药物治疗后进展、且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后出现进展或复发。

用法用量

本品应在有抗肿瘤药物使用经验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1)推荐剂量及服用方法:

盐酸安罗替尼的推荐剂量为每次12mg,每日1次,早餐前口服。连续服药2周,停药1周,即3周(21天)为一个疗程。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如出现漏服,确认距下次用药时间短于12小时,则不再补服。

(2)剂量调整

本品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并根据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调整以使患者能够耐受治疗。本品所致的不良反应可通过对症治疗、暂停用药和/或调整剂量等方式处理。根据不良反应程度,建议在医师指导下调整剂量:①第一次调整剂量:10mg,每日一次,连服2周,停药1周;②第二次调整剂量:8mg,每日一次,连服2周,停药1周(关于剂量调整方法请参考表1~表2及【注意事项】)。如8mg剂量仍无法耐受,则永久停药。

发生非出血的不良反应时,首先应参照表1的总原则进行剂量调整。当发生出血的不良反应时则参照表2进行剂量调整。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

目前尚无本品对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影响的相关数据。临床研究显示长期服用本品的患者可出现肝损伤和蛋白尿,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须在医师指导下慎用本品,重度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CYP1A2和CYP3A4/5强抑制剂和诱导剂

CYP1A2和CYP3A4/5强抑制剂(如环丙沙星或酮康唑)可能增加本品的血浆浓度,CYP1A2和CYP3A4/5诱导剂(如奥美拉唑或利福平)可能降低本品的血浆浓度,建议避免与CYP1A2和CYP3A4的抑制剂及诱导剂合用(见【药物相互作用】)。

禁忌

对本品任何成份过敏者应禁用,中央型肺鳞癌或具有大咯血风险的患者禁用,重度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贮存方法

遮光,密闭,在25℃以下保存。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目前尚未开展正式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CYP1A2和CYP3A4/5诱导剂及抑制剂对安罗替尼的影响

安罗替尼主要由CYP1A2和CYP3A4/5代谢。

CYP3A4/5诱导剂(利福平、利福布丁、利福喷丁、地塞米松、苯妥英、卡马西平或苯巴比妥等),和CYP1A2诱导剂(孟鲁司特、奥美拉唑、莫雷西嗪等)可能加速安罗替尼的代谢,减低安罗替尼的血浆浓度。

CYP3A4/5强抑制剂(酮康唑、伊曲康唑、克拉霉素、伏立康唑、泰利霉素、沙奎那韦、利托拉韦等),和CYP1A2强抑制剂(环丙沙星、依诺沙星和氟伏沙明),可能减慢安罗替尼代谢,增加安罗替尼的血浆浓度。

建议避免与CYP1A2和CYP3A4的抑制剂及诱导剂合用。

有效期

18个月

剂型

胶囊剂

生产厂家

中国正大天晴

成分

本品活性成份为盐酸安罗替尼。

化学名称:1-[[[4-(4-氟-2-甲基-1H-吲哚-5-基)氧基-6-甲氧基喹啉-7-基]氧基]甲基]环丙胺二盐酸盐

分子式:C23H22FN3O3·2HCl

分子量:480.36

性状

本品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颗粒。

注意事项

本品必须在有抗肿瘤药物使用经验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出血

 VEGFR 抑制剂类药物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临床研究显示,相对于安慰剂组,安罗替尼增加了出血事件的发生,并报告了致死性的出血。ALTER0303研究中,最常见的出血事件为咯血。发生3级及以上咯血的比例为3.06%(9/294,其中4例4级,2例5级)而安慰剂组为1.40%(2/143,2例3级)。其次是大便潜血、消化道出血、鼻出血、支气管出血、牙龈出血、血尿。未观察到脑出血发生率的增加。临床研究中排除了有症状的或症状控制时间小于2个月脑转移患者,不建议这些患者使用安罗替尼。临床医生用药时应密切关注相关症状。具有出血风险、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应慎用本品,服用本品期间应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和国际标准化比率(INR)。

一旦出现2级的出血事件,应暂停用药,如两周内能恢复至<2级,则下调一个剂量继续用药(参见【用法用量】)。如再出现,应考虑永久停药。一旦出现3级或以上的出血事件,则永久停药。

因临床试验排除了存在出血体质迹象或病史、用药前4周内出现≥CTCAE 3级的任何出血事件、存在未愈合创口、溃疡或骨折、6个月内发生过动/静脉血栓事件如脑血管意外(包括暂时性缺血性发作)、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者,因此具有以上风险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对合用华法林的患者应每1~2周监测凝血酶原时间的改变、INR值并注意临床出血迹象。

血栓/栓塞事件

临床研究显示,安罗替尼可能增加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本品应慎用于具有血栓/卒中病史的患者、服用抗凝血药物的患者或者有相关疾病患者。用药期间应严密监测,如发生血栓相关不良反应,建议暂停用药;如恢复用药后再次出现,建议停药。

血压升高

血压升高是VEGFR抑制剂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研究中服用安罗替尼明显增加了高血压的发生率。ALTER0303临床研究中,安罗替尼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64.63%和13.99%的患者出现了高血压,其中安罗替尼组39例(13.27%)报告3级高血压,1例(0.34%)4级高血压。多在开始服药后的2周内出现,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拮抗剂等常规降压药物可以控制。

开始用药的前6周应每天监测血压。后续用药期间每周监测血压2~3次,发现血压升高或头痛头晕症状应积极与医生沟通并在医师指导下接受降压药物治疗、暂停安罗替尼治疗或剂量调整。

当发生3/4 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应暂停用药;如恢复用药后再次出现3/4级血压升高,应下调一个剂量后继续用药(参见【用法用量】表1)。如3/4级高血压持续,建议停药。

出现高血压危象的患者,应立即停用本品并接受心血管专科治疗。

QT间期延长

安罗替尼可延长QT/QTc间期。ALTER0303研究中,安罗替尼组出现心电图QT 间期延长达3级或以上的为2.38%,而安慰剂组为1.40%。该临床试验入组时排除了存在有临床意义的心律失常的患者(包括QTc间期>480 ms)。

QTc间期延长可导致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或猝死的风险增加。

患有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本品。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电解质异常或使用已知能够延长QTc间期的药物的患者应定期(每3-6周)接受心电图(ECG)和电解质(钠、镁、钾和钙)的监测。如连续两次独立心电图检测提示QTc间期>500 ms的患者应暂时停用本品,直至QTc间期≤480 ms或恢复至基线水平(如基线QTc间期>480 ms),此时可恢复用药,但应下调一个剂量,并密切监测心电图。

对于出现任何级别的QTc间期延长(≥450ms)并伴有下列任何一种情况的患者应永久停用本品: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严重心律失常的症状或体征,应及时接受血管专科治疗。

基础心功能异常的患者,应每6周做心脏功能检查,如出现Ⅲ/Ⅳ级心功能不全或心脏彩超检查显示左室射血分数<50%的患者应停药。

肝功能异常

ALTER0303研究中,安罗替尼可引起转氨酶升高或总胆红素升高。重度肝功能患者禁用。轻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权衡获益风险的情况下谨慎用药。当服用安罗替尼时应监测肝转氨酶和胆红素[建议在治疗开始前、每个治疗周期、以及临床需要时监测肝功能(ALT, AST, 胆红素)。当患者发生2级肝功能异常时,应增加检测频率。当患者发生3/4 级转氨酶或总胆红素升高时,应暂停用药,同时每周监测血清转氨酶及总胆红素2~3次,2周内恢复至<2级后可恢复用药,下调一个剂量继续用药;如下调剂量后3/4级转氨酶或胆红素升高持续,建议停药(参见【用法用量】表1)。

蛋白尿和肾脏功能异常

蛋白尿是VEGFR 抑制剂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安罗替尼可引起蛋白尿,ALTER0303研究中,安罗替尼组有7例(2.38%)出现3级蛋白尿,安慰剂组有1例(0.7%)出现3级蛋白尿。未报告4级的蛋白尿。未报告3级及以上的肌酐升高。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慎用安罗替尼并密切监测。建议患者每6周检查尿常规,对连续2次尿蛋白≥++者,须进行24小时尿蛋白测定,根据不良反应级别采取包括暂停用药、剂量调整和永久停药等处理措施(参见【用法用量】表1)。

甲状腺功能不全 在ALTER0303研究中,安罗替尼组有57例(19.39%)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其中1例(0.34%)为3级;安慰剂组有4 例(2.80%)出现1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应在初次用药前检查甲状腺功能,基础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的患者在接受本品治疗之前应给予相应的标准治疗。所有患者应在接受本品治疗时应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下降的症状和体征,包含畏寒、食欲下降和水肿等。对有甲状腺功能不全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应每3~6周检测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并于内分泌科就诊接受标准治疗。

手足皮肤反应

手足皮肤反应是VEGFR抑制剂类药物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在ALTER0303临床研究中,安罗替尼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127例(43.20%,3级3.74%)和13例(9.09%,3级0%)的患者出现手足皮肤反应。

对于1级的手足皮肤反应患者,可继续观察。2级手足皮肤反应患者应采取对症治疗处理,包括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继发感染,避免按压和摩擦;局部使用含尿素和皮质类固醇成分的乳液或润滑剂;发生感染时局部使用抗真菌药或抗生素治疗,建议在皮肤专科指导下使用。如出现 ≥3级的手足皮肤反应,应下调一个剂量后继续用药(参见【用法用量】表1)。如不良反应仍持续,应停药。

胃肠道不良事件

在ALTER0303临床研究中,腹泻是最常报告的治疗相关性胃肠道不良事件,安罗替尼组有86例(29.25%)出现腹泻,其中3例(1.02%)为3级,其他胃肠道不良事件包括:口咽疼痛、口腔炎、呕吐、恶心和腹痛等。针对需要治疗的胃肠道不良事件的支持性护理可包括口腔护理、止吐和止泻等。

服用本品期间如发生3/4级腹泻,建议暂停用药;如恢复用药后再次出现3/4级腹泻,可下调一个剂量后继续用药(参见【用法用量】表1),如不良反应仍持续,建议停药。

高脂血症

ALTER0303研究中,安罗替尼可引起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高脂血症的患者建议调整为低脂饮食。2级或更高级别的高胆固醇血症(≥7.75mmol/L),或2级或更高级别的高甘油三酯血症(≥2.5×正常值上限),应使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阿托伐他汀等)降血脂药物治疗。

癫痫发作

在ALTER0303临床试验中3例(1.02%)服用安罗替尼患者出现癫痫(这些患者基线均存在脑转移)。尚不确定本品是否可导致癫痫或增加癫痫风险,既往有癫痫病史的患者应慎用。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在VEGFR抑制剂类药物治疗肿瘤中有报道,并且可能致命。RPLS是一种神经障碍,可能伴随着头痛、癫痫、嗜睡、意识模糊、失明和其他视觉和神经功能障碍。可能伴随轻度至重度高血压。已确认的RPLS最佳诊断方法为核磁共振。在安罗替尼研究中尚未报告此类事件发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相关的症状和体征,一旦发生RPLS的患者应永久停药。

伤口愈合延缓

在VEGFR抑制剂类药物治疗肿瘤中有报道出现伤口愈合缓慢。临床研究中接受安罗替尼治疗的患者未发现伤口愈合延缓并发症。建议正在进行重大外科手术的患者暂停给药以预防该现象发生。对于重大外科手术后何时开始治疗的临床经验有限。因此应根据接受重大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康复程度,由临床医师判断是否重新开始给药。

温馨提示

1.如果您发现该药品信息有任何错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我们将热忱感谢您的批评指正!

2.本站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