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血液科药品>伊布替尼

伊布替尼

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BTK激酶抑制剂

  • 别名: 依鲁替尼、亿珂、Imbruvica、Ibrutinib、Ibrutix、Ibrunib
  • 剂型: 胶囊剂
  • 规格: 140mg*30粒
  • 厂家: 印度natco
  • 有效期: 36个月

同类药品

  • 度伐利尤单抗实拍图

    处方药 度伐利尤单抗

    免疫药物,治疗癌症,总生存期和中位缓解持续时间长

    进口国家 英国阿斯利康

  • 维奈克拉片实拍图

    处方药 维奈克拉片

    中国首个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抑制剂。

    进口国家 印度卢修斯

  • 维奈克拉片实拍图

    处方药 维奈克拉片

    中国首个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抑制剂。

    进口国家 印度卢修斯

  • 维奈克拉片实拍图

    处方药 维奈克拉片

    中国首个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抑制剂。

    进口国家 印度卢修斯

  • 维奈克拉片实拍图

    处方药 维奈克拉片

    中国首个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抑制剂。

    进口国家 印度卢修斯

适应症

1、本品单药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

2、本品单药适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

3、本品单药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治疗,或者不适合接受化学免疫治疗的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一线治疗

4、本品联用利妥昔单抗,适用于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治疗

用法用量

1、推荐剂量

(1)用法

本品应口服给药,每日一次,每天的用药时间大致固定,应用水送服整粒胶囊,请勿打开、弄破或咀嚼胶囊,本品不得与葡萄柚汁同服

(2)推荐用量

①套细胞淋巴瘤(MCL)

本品治疗套细胞淋巴瘤(MCL)的推荐剂量为560 mg,每日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

②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和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

本品单药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和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或与利妥昔单抗联合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的推荐剂量为420 mg,每日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

本品与利妥昔单抗联合用药时,如果在同一天给药,建议在利妥昔单抗给药前给予本品

2、剂量调整

出现任何≥3级非血液学毒性、≥3级伴感染或发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者4级血液学毒性时,应中断本品治疗,待毒性症状消退至1级或基线水平(恢复)时,可以用起始剂量重新开始本品治疗,如果该毒性再次发生,应将剂量减少一粒胶囊(每日140 mg),如有需要,可以考虑再减少140 mg剂量,如果在两次剂量降低后该毒性仍然存在或再次发生,应停用本品

(1)剂量调整建议描述如下

图片1.jpg (2)与P4503A(CYP3A)酶抑制剂同时给药时的剂量调整

与中效和强效CYP3A抑制剂同时使用时,依鲁替尼的暴露量增加,需调整依鲁替尼的剂量

图片2.jpg

(3)肝损伤患者用药时的剂量调整

轻度肝损伤患者(Child-Pugh A级)的推荐剂量是每天140 mg(1粒胶囊),中度或重度肝损伤患者(Child-Pugh B级和C级)应避免使用本品

(4)漏服剂量

如果未在计划时间服用本品,可以在当天尽快服用,第二天继续在正常计划时间服药,请勿额外服用本品以弥补漏服剂量

不良反应

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20%)

腹泻、出血(如青肿)、疲乏、骨骼肌肉 疼痛、恶心、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和皮疹

最常见的 3 级或 4 级不良反应(≥5%)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感染性肺炎和贫血。

禁忌

本品禁用于已经对伊布替尼或辅料超敏(如速发过敏和类速发过敏反应)的患者

贮存方法

遮光、密封、在干燥处30℃以下保存。

适用人群

成人。儿童、哺乳期妇女及年老体弱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CYP3A 抑制剂

CYP3A抑制剂可明显升高本品的血药浓度,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增加,包括QT间期延长,因此应尽量避免合用,强CYP3A抑制剂包括伊曲康唑(广谱抗真菌药)、酮康唑(广谱抗真菌药)、伏立康唑(广谱抗真菌药)、阿扎那韦(艾滋)、利托那韦(抗病毒)、克拉霉素(抗生素)等,如果不能避免同时使用,可适当减少本药剂量

CYP3A4 诱导剂合用

CYP3A诱导剂可明显降低本品的血药浓度,导致降低疗效,因此应避免合用,强CYP3A诱导剂包括利福平(抗结核)、利福喷丁(结核 麻风{抗金黄葡萄球菌})、苯妥英(抗癫痫、抗心律失常、三叉神经痛{精神类})、卡马西平(癫痫 三叉神经痛{镇痛药})、巴比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抗惊厥、抗癫痫)、圣约翰草(治疗抑郁症焦虑烦躁、失眠)等,如果不能避免同时使用,可适当增加本药剂量

可能因伊布替尼改变血浆浓度的药物

为尽可能降低在胃肠道内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伊布替尼给药前后至少 6 小时内 不应使用治疗指数窄的 P-gp 或 BCRP 底物类药物(如地高辛或甲氨蝶呤),伊布替尼亦可全身性抑制 BCRP,增加经 BCRP 介导肝脏外排药物的暴露量,如瑞舒伐他汀

有效期

36个月

剂型

胶囊剂

生产厂家

印度natco

成分

活性成份:伊布替尼

image.png

性状

用黑色油墨印有“ibr 140mg”字样的 0 号白色不透明硬明胶胶囊,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注意事项

出血

本品可能会增加接受抗血小板或抗凝血治疗患者的出血风险,应监测患者的出血体征,伊布替尼与抗凝血或抗血小板药物合用会增加大出血的风险,在与伊布替尼合并使用前,应考虑抗凝血或抗血小板治疗的风险和获益,治疗开始后应监测体征和症状,应避免使用补充剂(如 鱼油和维生素 E 制剂)

根据手术类型和出血风险,应在术前和术后暂停本品至少3-7天

感染

对于机会性感染风险增加的患者,应考虑根据标准治疗进行预防

血细胞减少

每月监测一次全血细胞计数

间质性肺疾病

监测患者是否有提示间质性肺疾病的肺部症状,如果症状发生,暂停本品治疗进行适当的间质性肺疾病治疗,如果症状持续存在,考虑本品治疗的获益风险,进行适当的剂量调整

心律失常和心衰

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的体征和/或症状的患者应暂停本品并在可能重新开始治疗前应进行全面的临床获益/风险评估

原有房颤且需抗凝治疗的患者应考虑采用本品之外的其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应对本品治疗期间出现房颤的患者充分评估其血栓栓塞疾病的风险,对于评估为高风险且不适合使用本品之外其他治疗的患者,应考虑在严格监测下给予抗凝药物治疗

白细胞淤滞

考虑暂停使用本品,应密切监测患者,视临床表现给予包括补水和/或白细胞去除术在内的支持治疗

高血压

对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监测血压,并在本品治疗期间视情况开始使用或调整降压药

继发恶性肿瘤

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曾发生其他恶性肿瘤(范围:3-16%),包括非皮肤癌(范围:1-4%),最常见的继发恶性肿瘤是非黑色素瘤皮肤癌(范围:2-13%)。

肿瘤溶解综合征

使用本品治疗时已有少量肿瘤溶解综合征报告,应评估基线风险(如高肿瘤负荷)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密切监测患者并予以适当的治疗

乙肝病毒再激活

应在开始伊布替尼治疗前确定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状态,如果患者的HBV感染检测结果呈阳性,则建议咨询在乙型肝炎治疗领域具有专业经验的医生,如果患者的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测结果呈阳性,则应在治疗开始前咨询肝病专家,且应根据当地医疗标准监测并控制患者的病情,防止乙型肝炎复发

对驾驶及操作机械能力的影响

使用本品的部分患者报告过疲乏、头晕和乏力,评估患者的驾驶或操作机器能力时应考虑该因素

(以上内容均参考自伊布替尼中文说明书 2021.03版)

温馨提示

1.如果您发现该药品信息有任何错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我们将热忱感谢您的批评指正!

2.本站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